他是学生口中的“吴爸爸”,用爱和责任让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他是大多数人眼里的艺术家,用天赋和汗水创作作品;
但在他自己看来,他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师罢了。
他,就是江苏理工学院美术系的吴锦川教授。
吴锦川,在2001年至2003年,曾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班; 2005—2006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访问学者。作品曾展览于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部分被选送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展出并被收藏家收藏。2007年,他被评为中国收藏家协会最受关注的35位中青年书画家之一。现在,他作为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美术系教授,耕耘在教育的第一线,兼任常州画派研究所所长,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州分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国画院特聘画家,常州画院兼职画师。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贝绍轶向吴锦川颁发从教30年荣誉证书
我是一个老师,这个角色很重要
“他待学生,就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解惑’是很重要的。”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吴老师在江苏理工学院留校任教已经三十年,可以说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学校,曾经教过的2万多学生中,现在依旧保持联系的就有五六百人。
吴老师是如此认真地对待自己教师的身份,他认为,教学不是一味的灌输,这应该是一个唤醒的过程,有意识地去唤醒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他尊崇传统的师徒关系,追求有温度的教学,和学生的相处关系遵循古时的师徒模式,又认为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使师生之间的代沟消失,所以在正式的师徒关系之上建立起的,是更为亲近的神似“父子”的情结,这种没有距离的接触教学方式,也使得他“吴爸爸”的美名广为流传。
在当年艰苦的没有空调的时期,画室里却安上了小空调,学生们偷偷留下休憩,有时甚至可以在十楼熬夜奋战顺势留个宿;在悠哉的周末、假期,他告诫学生要提早规划,告诉学生要认真看书画画,而他自己也是这样言传身教的。
“我也一直在画画,学生看到老师画了,他们也会画。”吴老师就是这样给他的“孩子们”构建了优越的物质城堡,给予了强大的外在驱动力,并成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考研氛围。
据老师门下的学生回忆:“老师的日课模式,清淡的范本式的生活,仿佛回复到了古人的状态,就像是一种返璞归真。画室古韵古香,用紫砂壶泡茶,像小作坊一样的运作,说的有趣些,叫‘精致古人的生活’,每次看见他都会对时间的颗粒感有所感触。”
在采访过程中,吴老师一再声明教师身份第一,他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而不是艺术家,“教书育人,教育管饭,管了你的饭你就得老老实实教好学生,君子务本,这是君子之道。我得言传身教,每次都会手把手地教他们,这不是一般的说教,不是PPT放完以后就考试,这样进入不了心灵,教育得进入心灵。”的确是这样,吴老师从来没有寒暑假,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以上,画室的灯似乎总是学校最后一个熄的。
“学生是主体,我们老师是客体。”他总是这样强调,也是这样做的,他身体力行地教出了无数优秀的学子,那些学子又去影响其他人,这就是唤醒,唤醒的不是单个人,而是此后无穷无尽的人。
荣誉是挥手告别的过去式,师徒传承才是未来式
于吴锦川老师而言,“荣誉是挥挥手就过去的,算不得什么。”
吴老师的明清美术、常州画派艺术理论研究立足学院,着眼江苏,辐射全国。以学术为价值取向,以推广明清画派的画家、画法、画论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于对地域画派的传承和文化推广,推动地方画派的保护和发展,在打造新地域画派的同时,积极向全国拓展与互动。
俗话说,境界是仿不出来的,也是刻意画不出来的。境界是要靠悟性和靠修养注入画中方可得之。吴锦川老师好学、喜读书、勤于思,这些都有利于他画中佳境的传达。
“吴锦川教授致力于常州画派的复苏,其画清新而秀雅,书卷之气极浓。”他的这些努力,在当今中青年画家中,也算得上特行独立之举。
他拥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更是在业界很受赞赏,但他不骄不躁,并不炫耀。采访时,他不断地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对他进行夸大,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师。
“他很正直,很有原则,非常敢讲话。”这是张春歌老师对他的评价,也是所有了解他的人的共同评价。他并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只是兢兢业业地维系师徒的传承,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认为只有流传下来的作品,教出来的学生,才是可以代代延续的,而那些荣誉,对他而言算不得什么。
“吴教授在教学中看似非常严格,近乎无情。但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上获取成功,也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将来走上社会能够有所成就。严师出高徒,事实也证明,跟随吴老师学习,特别是走上考研道路的学生无论是在深造还是后面的发展上都取得了诸多成绩,自1996年以来,先后有200多位学生考取研究生,并走上高校或者专业的艺术道路,为母校增添了荣光。”吴老师的徒弟朱亮亮副教授回顾道。
数十年来,被吴老师主动发现的有艺术才华的各个专业学生,在他的无私指导下纷纷考上境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则纷纷走向中国的各个艺术领域和艺术行业。“不夸张的说,吴老师凭借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力量,为我国美术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做出了看得见的贡献,同时坚持艺术创作,持续用自己的笔墨语言向全社会普及美育工作。”王冬松副教授由衷地感叹。在另一位学生,朱亮亮副教授笔下,我们又有幸看见了吴老师淡泊名利的学士风范:“每当学生回母校看望吴老师想表示真诚谢意的时候,他总是开怀大笑,说吾辈共同在艺术上取得一点进步就很知足了!”
当吴老师谈到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时,神色变得更柔和了。“时代在不断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渐渐回归,现在的工匠精神,好一点讲叫文化复兴,已经越来越受到称赞了。而我们江苏理工学院的艺术与他的传统,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中国化的。”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坚守,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教好自己的学生。他教导孩子子不能忘本,要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像,他本人一直做的那样。“在教育当中,我一直在推广这个常州画派,算是地方文脉,中国人呐,有中国人的文脉,国学就是文脉的一种表述。所以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是一个瓶颈,现在我们在引导年轻人形成我们国家的文化认同,这是很有必要的。”一代一代,从光明下走出的身正严律的学子,正是背负了此等传承啊!
向环太湖艺术城捐赠作品
担起社会责任,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化
“人的能量他是守恒的,你付出多少得多少,所以你的价值观很重要。人的价值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吴老师一边说一边给我们示意他现在看的视频,“我最近看的电视剧《功勋》,记录的都是这一个时代伟大的人,像袁隆平这些人,一辈子在种田,这么了不起的一个人,他站在那个地方看得也最清;像屠呦呦,一直都不为人知,突然就出现在大家眼前了,但其实这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讲起这些伟人,他眼中的光更亮了。他认为他作为老师,也有自己特殊的高要求的社会责任,要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端正好态度,培养他们的人格化,让他们学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能用功利性的思维来决定事情。
美术界的新生代力量王冬松,如今走上了一条神似恩师的道路,他永远忘不了当年的那段求学经历,遇到吴老师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亦是一笔很宝贵的人生财富。“在教学方面,吴老师往往不落窠臼,灵活多变,善于打破成见,发前人所未发。由于能将自己真实的人生思考和艺术体悟分享给学生,带给学生鲜活的而不是教条的知识,所以他的课堂特别能唤醒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些知识往往是具有发散性和穿透力的,充满了理性的光辉。所以,大部分学生会对吴老师的课过目不忘。既是人格的魅力,也是思想的魅力。”
“要把自己的学生教好,教好的概念不光是授予知识的概念,知识它是一种表象的东西,我觉得智慧更重要,因为学生要踏上社会。”吴老师不仅仅传授了知识,还教导学生生活的智慧,授课之余关心了一个个家庭,“有时候改变一个孩子就能改变一个家庭。”他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会主动联系学生,给予无私的全面关照。这种关照不只是学习上的,有时候还是生活上的,乃至人生方面的规划,于是许多学生都与他建立了一辈子的牢固的良师益友的羁绊,不离不弃地陪伴。
虽然吴老师十分强调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但在我们采访的时候,能切身感受到他的文人风骨。他倔强,虚伪的话不会去说;他负责,不同资质的学生都会倾其所有地教授;他感恩,曾师从的老师他都印象深刻……他觉得读书人画画写字,注重的是这背后的东西,就像他的教学理念一样:一个老师的社会责任很重要,尤其是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学生该往哪条路走很重要,老师必须得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有时候就是一种感情,一种责任感,无关利益。”吴老师细数着自己的往届学生,一个个名字,考去了哪里,他都记得,随后我们在采访吴老师学生的时候,学生们也给予了令人动容的回应。我们感触于一个老师尽责至此,也为这些因缘巧合之下得以成全的师徒情分拍手叫绝。
采访结束后,我们心绪久久不能平息,为这身责任感,为这份师徒情,更为了这份坚守。借用吴教授的一句话:“江苏理工学院会更好,明天会辉煌。”拥有这样有温度、有思想、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老师,是我们学生的荣幸!(大学生通讯社 于金琳、陈赛丹;审核/艺术设计学院 钱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