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平安,不负使命——你永远可以相信“最美辅导员”
2022-03-17  浏览次数: 2395

春回大地之时,常州突遭疫情,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疫情考验,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用各自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做贡献。我校辅导员老师们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了守护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默默奉献着。他们时刻关注最新疫情数据、每日摸排学生健康状况、及时转发官方信息……她们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诠释辅导员的初心与使命。

牢记育人使命,履行防控职责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杨小兵始终坚守抗疫一线,把学生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响应学校党委号召,迅速布置、迅速落实、迅速行动,切实把好疫情防控关,用实际行动守护疫情防控“责任田”。他拟定《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疫情防控学生管理十项规定》,第一时间向学生传递疫情形势、防护措施以及学校的有关要求,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依托QQ群、今日校园等信息化平台,创新开展工作,每日精准排查,通过信息普查、体温检测等多项举措,为学生筑起了安全堡垒。

杨小兵老师根据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疫情防控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及时制作学院疫情防控三级网格化管理流程图,落实好学校各项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管控工作。加强管理和服务,确保学生群体网格化管理无缝隙、无死角,保障学生思想与身心健康,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为提高疫情期间考研学生相关工作,他集思广益,和学院心理辅导员一起策划开展心理电影线上展播活动,耐心倾听学生诉求,帮助学生疏导紧张情绪,提醒学生按时休息,对学生进行考研指导。对出现恐慌情绪的个别学生,他耐心安抚、指导、鼓励,确保了班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情绪稳定。

“疫”不容辞,“心”向阳光

面对不断反复的疫情现状,社交减少、学业压力令部分学生出现迷茫、焦虑心理。面对突发疫情,外国语学院迅速反应,将师生心理健康纳入学院整体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由辅导员耿晨熙老师具体牵头,建立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网格化心理问题疏导工作小组,多措并举,为师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构建心理“阳光屏障”。

耿晨熙老师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思想动态。坚持开展线上线下心理辅导,通过邮箱、24小时热线、QQ网络咨询、线下咨询等形式搭建疫时心理防护体系。同时充分利用院融媒体平台传播优势强化疫情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同学们做好“心理防疫”;通过疫情防控线上心理疏导主题班会,了解同学们疫情期间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疫情形势和防疫要求,向学生介绍心理调适的方法以及积极求助的途径。与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建立心理危机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耿晨熙老师也结合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特点,以积极倾听为主,给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同时主动介入重点人群的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为心理困难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引导学生听党指挥,服从安排,做到守纪律、讲原则,勤沟通,不信谣、不传谣,反应快、讲团结,共同守护校园疫情防控平稳安全。

精细摸排,分类精准施策

“疫”声令下,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迅速展开了拉网式摸排,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全校师生密接、次接、隔离、校外走读、进校等情况,完善“学院-班级-宿舍”三级网络防疫管理体系。面对时移势迁的海量信息源,学工办周策老师迅速行动,实时在主要班委群内开展线上的疫情防控宣传和线上防疫通知发布工作。为精准掌握同学们的健康状况,督促学生做好每日体温的晨午检填报,精准收集最新数据并及时上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保障着防疫的一道道屏障。

同时,周策老师沉稳应对各类网络舆情。一方面,第一时间澄清虚假言论,避免不实谣言进一步传播,误导更多学生,并造成更大的负面舆论影响;另一方面,面对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及时予以疏导,让同学们有合理的情绪宣泄渠道。同时认真倾听大家提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和解决。疏堵结合,以疏导为主,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用好“战疫”这个最鲜活的题材,主动设置议程,宣扬正能量,用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主流价值主导网络空间,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学习抗疫精神,并在实践中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在抗击疫情的全民行动中,学生们说:“你永远可以相信辅导员老师。”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好每一名学生。”也是辅导员老师们永远坚守的信念。(供稿/党委教师工作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审核/杨惠 王志贤 吴玉峰)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