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育桃李——记校优秀教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刘玉海老师
2018-09-20  浏览次数: 1530


刘玉海,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现担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和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工业分析与检验、高分子材料分析、有色金属(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及其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论著和教材100余万字,出版专著《电化学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1部,主编教材2部。先后主持、参与并完成教科研课题4项,其中教育部课题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校级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申请获批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组三等奖”1次,获“常州市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1次,校级教学比赛奖项2次。

从教18年,刘玉海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思想积极向上,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品行端正。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科研任务,还在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中心实验室工作,组织并领导完成实验室各项工作任务;起草完成了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分析测试中心建设方案、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等文件;负责完成学校核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年度检查和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运行情况、实验员工作情况以及实验课实际开出情况;协助院分管领导及主管部门审核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药品、材料申购和仪器设备维修等计划。

  

教学为本,磨练教学技艺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领学生走上科学的道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刘玉海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上乘的学术素质为学生作出表率、树立楷模。从教18年来,他完成了17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在教学技能技巧上不断提升。先后荣获2014年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015年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工科组三等奖、2015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组三等奖。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渗透进日常教学,特别是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利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变被动的“灌”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与沟通,按照培养能力、启迪悟性、挖掘潜力的原则组织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014年起,刘玉海多次参与指导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在学院关心和多位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作为领队和化学组负责人,刘老师带领6名学子参赛获得了化学组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化学组和化工组竞赛奖三名的成绩;2016年,作为化学组负责人带领3名学子参赛获得了化学组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竞赛奖一名的成绩;2018年,作为化学组负责人带领3名学子参赛获得了化学组二等奖两名、优秀奖一名的成绩。

备赛过程中,刘玉海采用教师推荐、学生自荐、同学互荐等方式,对于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笔试和面试选拔,科学选拔参赛选手,因材施教。在指导教师的配置上,优先选用知识精湛、年富力强的教师参与竞赛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严格按照竞赛要求进行培养,拿历年真题进行训练,将学生培养成富有战斗力、敢打硬仗的优胜团队。

刘老师遵循培养与选拔相结合、学习和竞赛相促进的原则,在学习中培养竞赛人才,通过竞赛促进学习提高,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学生完成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一项;获评常州市武进区“双十百千”行动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类优秀项目一项。

开放共享,为全校师生做好科研服务

大型仪器共享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刘玉海从2005年起负责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大型仪器的管理工作,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全院所有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进行大型分析仪器的义务培训,为学院师生的科研工作提供完善的服务。2015年学校开始筹建分析测试中心,刘玉海勇挑重担,起草了分析测试中心建设方案,并在资产处领导下,完成了全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对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可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地方的科研、经济建设服务。(供稿: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编辑:吴婷、宋丽娜)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