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学生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记机械工程学院蒋琴仙老师
2018-06-05  浏览次数: 1826



蒋琴仙:1963年5月生,江苏溧阳人,教授。198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于南京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CAD/CAM技术、机械设备设计、材料研究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并取得多项成果。2006年,她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的省一类精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建设荣获“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2017年在国内图学类课程最高级别的国家级赛事——第十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创新建模大赛中获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除此以外,她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参编教材两部。



谆谆教导 孕育三十余载桃李芬芳

娇小的身形,挺直的腰板,看似柔弱,骨子里却有股坚毅劲儿。课堂上的蒋老师始终以站立的姿态完成教学,一会儿走到学生中间,一会儿站在讲台,讲到关键点就加重语气,让学生们重点记忆;讲到难点,就用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视角的方法提出问题,点燃学生跃动的思维,然后微笑着鼓励同学们来回答。她的课堂总是既紧张又活跃,不断激发着学子求知的热情,只有有趣的教学才能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

《机械制图》是蒋老师所教授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研究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程,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尤其是对机械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若不能熟练地掌握和灵活运用这门语言,在专业的空间里就如同盲人摸象,既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无法理解别人的思想,可谓是寸步难行。然而全新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模式,对于刚刚踏入大学的新生来说,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尤其是机械制图与中学所学科目差别较大,不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法都与以往不同,让一部分学生踟蹰不前。为了让同学们对专业课程从“望而却步”到“锐意进取”,蒋老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尽心尽力,把知识和能力全部传授给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实体模型、三维软件,形成了善与学生沟通、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每到下半年,同学们开始选择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蒋老师总是被早早“预订”。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刚开始进入此环节时,同学们是迷茫困惑的,蒋老师热心、耐心、贴心指导,使同学们对毕业设计这一系统、严格的环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深受学生喜爱。

学生夏莎莎说:“我从蒋老师身上学到了严谨、求实、勤奋、认真,学到了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学到了做人做学问的真谛。”



循循善诱 点燃学科竞赛“火种”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言:“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蒋老师在做好自身教改科研的同时,积极引领同学们点燃学科竞赛的“火种”。

蒋老师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省一类精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建设;2007-2009年,主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系列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改革——《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设计制作;主持完成了“工程材料与成形加工基础实验远程教学系统”,同学们可以利用该系统在计算机或网络上学习实验原理、观看实验演示、进行虚拟实验仿真操作;蒋老师注重专业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教改论文。

课堂外,蒋老师尽心尽责为学生服务,以踏实认真的态度,用最大程度的耐心和最优的讲解,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体悟学习的内涵价值。她多次带领机械工程学院建模大赛团队参加堪称图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创新建模大赛,成绩骄人。2016年7位学生参赛,5位同学获一等奖,2位学生获二等奖;2017年9位学生参赛,获得机械类团体一等奖1项、个人全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的好成绩,其中我校在该赛事中首次获得团体一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此外,蒋老师也倾心培育优秀人才,创建了机械工程学院建模大赛群,便于“群友”交流经验,同时教师实时指导;教授《机械制图》时,她结合竞赛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赛,以赛促学;每年举办“机械工程学院建模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平时每周一次辅导学生进行参赛练习;暑假期间不休息,集中备战。



孜孜不倦 探索科研“源头活水”

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科研水平的提高,必然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思考得更为深刻、透彻,对知识的把握更为精准,教学更易做到“对症下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而且,对科研的关注,使教师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弥补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蒋老师在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2007年12月-2009年5月主持完成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库建设,期间还参与“机械制图”试卷库建设,充实了《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资源。2007年11-2009年6月,主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系列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改革——《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设计制作,教改致力于加深学生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理论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该课题同时筹备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多种贴近工程实际的实验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曾将老师的一生描述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蒋琴仙老师兢兢业业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默默付出着、坚守着。她用真诚和热情、爱心和宽容搭建学子们通往梦想的桥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天蘸着岁月的汗水,书写来往于春夏秋冬的教师生活。她说:“课堂是我一生最快乐、最享受也是最留恋的地方。只要学生愿意听,我愿意一直讲下去。”(策划:党委宣传部,供稿:机械工程学院,编辑:明上晖、吴婷)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