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以“匠心”情怀,深耕应用型人才培养沃土——记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机械工程学院陈修祥老师
2017-09-25  浏览次数: 2786

   

陈修祥,19678月生,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技师、副教授。从教30年,陈修祥始终不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心,秉持“工匠”精神,从非洲援教到深耕教学科研一线连续6年获校优,以钉钉子的毅力书写“匠心”传奇,践行习总书记“四有好老师”标准,2016年荣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不忘应用型人才培养初心,弘扬“工匠”精神

    陈修祥坚守讲台和生产一线专注培养“双能型”教师。1989年,陈修祥初执教鞭,为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他来到武进鸣凰成教中心给职中学生授《机械基础》课。工作之余,他主动到汽修厂拜师学技。“我就和普通学徒工一样,满身油污钻到车底下学习发动机排故和汽车底盘修理。”他说,“当时厂里的师傅都误以为我是工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潭水”,通过在生产一线的历练,陈修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功力”大涨。不忘初心、传道授业,他长期担任《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教材教法》等课程的主讲教师,评教得分始终名列前茅。作为组长,他带领机械设计课程团队运用精准教学理念,根据普高、职高生源的不同特点,个性化订制教学方案,“陈老师的课生动活泼,能将生产一线的经验与书本相结合,获得感很强。”学生们如是评价。质量是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成色的试金石,陈修祥的学生中,涌现出了像“全国优秀教师”杨永年、于跃忠等江苏职教界的中流砥柱。

  

厚植深耕教学科研一线,秉持“匠心”立德树人

陈修祥坚持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稳定中争先进、当模范、做贡献。他厚植深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一线,带领学生科研团队连续参加三届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今年7月其指导的学生作品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这是一个没有寒暑假的教师,陈修祥连续三年指导江苏理工学院龙城车队参加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克服了学生不了解赛事要求、对节能车制作无经验等多重困难,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解析赛事规则,手把手教会学生绘图设计,坚持问题导向、攻克技术难关。在指导学生备战全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训练中,他深夜驱车将手部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治疗并陪护左右。“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说,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同学们都亲切地称陈修祥为“师父”。近年来“师父”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课题4次荣获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师父”主持的“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机床拆装实践》课程建设”,获得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援非奉献标注继续前进的人生航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陈修祥主动报名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援非项目,前往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埃塞俄比亚从事技术支教活动,从事机床操作指导和水泵拆装实践课程教学,同时参与修订教学计划。“我所工作的地方只有两个中国人,住所相距约10公里。一般只能徒步。”陈修祥说,“当地主食是苔麸面粉加水和面制成的发酵酸饼,吃在肚里不好消化。没有冰箱,连日常的食物也极易腐烂。”在盛夏40℃的铁皮房里,陈修祥给当地学生讲解机床操作,头发一年都没有修剪。他用勤奋、吃苦、实干的品质赢得了非洲学生的尊重。在缺水少电、食品匮乏、气候恶劣的环境下以优异成绩完成了援教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非洲高职院校的教师们用敬佩的目光向这位来自中国江苏的教师兄弟竖起了大拇指。

  

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瞄准“中国制造2025”精准发力

“要做研究型应用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之道。”陈修祥多次主持参与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注重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实践中,他瞄准“中国制造、江苏制造2025”,紧密结合国家和省市发展规划,发表的《机床拆装项目教学推进机械设计课程的改革》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成功引领《机床拆装实践》课程,学生分享到发展的最大红利。在机械专业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他主持和主要参与产学研课题4项,其中“报废汽车绿色拆解多车型柔性翻转系统的研发”获批省产学研前瞻项目,到账经费50万余元。陈修祥凭借出色的团队协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连续四年被评为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及创新社团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撰写发明专利,获授权一项。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度如传奇神话一般蝉联学校年终考核优秀, 2012、2014年又连续两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成为江苏理工学院的业界佳话。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陈修祥不忘初心,坚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立德树人事业中厚植五大发展理念,继续前进在“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梦”的征途上。(供稿:机械工程学院,编辑:张羽程、吴婷)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