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周全法——能让垃圾变黄金
2005-05-23  浏览次数: 550


        
新视野讯 几年前,周全法攻克了世界性难题——各类电器和电子工业废弃物的“湿法回收贵金属技术”;今天,垃圾变成黄金,他的“变废为宝”技术已在江苏、浙江等地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周全法教授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主任。上世纪90年代中期,面对我国IT产业的迅猛发展和特种资源短缺的现状,周全法想:能不能通过对金银等贵金属的深加工,达到满足国内电子和化工等领域对贵金属深加工产品的大量需求并使贵金属进一步增值的目的?

 

    他的研究设想很快得到了业内专家们的一致肯定。然而,真正要干起来,并不是常人想象中的那样容易。为什么?周全法说,这项研究要以金银为原料,而在当时金银还处于国家计划管制状态,有钱也不一定能够合法地买到。

 

    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周全法将目光瞄准了一座特殊的“金矿”——电子垃圾,把从电子垃圾回收利用贵金属作为攻关的目标。周全法说,所谓电子垃圾就是各类报废的电子产品,而电子元器件中正含有可深加工的贵金属产品。

 

    为了尽快形成成熟的工艺和技术,整整8年,周全法带领他的课题组成员全身心扑进了实验室。饿了啃几口面包,吃上一袋方便面;渴了喝上一杯矿泉水。周全法作为这个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从来没有节假日。与此同时,周全法还抽身四处奔波,寻找电子垃圾,甚至他带着自己的学生跑到生产企业去,用桶打回生产线上流下的污水,拿到实验室做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几年的攻关,周全法在国内终于率先开发出了一套较完整的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银等贵金属的湿法技术。业内专家、江苏技师院副院长姚甫发说,这项研究成果的创新指出,在于通过溶出、还原、精制、干燥和熔炼等工艺后,能够直接得到含金(银)量可达到国标2号金(银)标准的产品。

 

    让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是周全法最终目的。因此,近几年来,周全法一面紧跟世界领先技术,不断完善这项技术的工艺,一面走南闯北,做好推广应用工作。去年5月,周全法代表学院与南京一家企业签订了《年处理300吨电子废弃物回收金等贵金属项目》的第一份技术服务合同。这是一家主要处理国内外著名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摩托罗拉和三星公司生产中报废的板卡的专业企业。目前,这条国内最大的从电子废弃物湿法回收贵金属生产线已经正式通过验收并投产。仅这条生产线每年可处理300吨这类板卡,可从中提炼出100公斤左右的黄金。

 

    周全法在谈到这个合作项目时,十分自豪地说,值钱的不仅是黄金——由于采用处理过程的无害化,整个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这条生产线一年的用水量只要7.5吨,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可以循环利用,余下的极少部分通过蒸发处理,达到了废水的零排放。同时,提炼过程中产生的“残渣”也被制成了砖,用与修桥铺路。

 

    周全法还以废弃的电视机为例,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废弃的电视机经过无害化处置,不仅可以得到金银等贵金属,还能回收到可有效利用的铜锡铅等贱金属。甚至报废显示器的玻璃经过处理,有的可以继续做显示器玻璃,有的可以制成玻璃粉,塑料外壳同样也能够得到回收利用。

 

    而这些,眼下正是周全法进一步研究的新范围,并且已由多项单个技术和工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杨文生钱静华

 

    链接:周全法主编的国内惟一一套电子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丛书业已出版。今年以来,慕名到江苏技师院要求技术合作

的企业纷至沓来。周全法还帮助宁波和天津,各建设了一个电子废弃物的处理中心。周全法在他的电子废弃物丛书中,把他研究所得的绿色工艺路线和技术方案向社会作了无条件公开和推广。对此,许多人不理解,而周全法想的是,要让更多的人和企业能够参与到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电子垃圾的污染,还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要让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国家受益,他说,我国家用电器产品在欧盟销售时要缴纳垃圾处理费,而欧盟的产品进入中国则不要缴这一费用。而只要我们有了专门的电子垃圾处理厂,就可以合法地向国外的家电产品征收这一费用了。

 

                                                        来源:《常州日报》2005.5.12  B1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