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科技日报】
2004-06-12  浏览次数: 745

新思路谋求大发展

——访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

 

    (新视野讯 科技日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强烈呼唤着高技能型人才。近几年来,从长三角地区来看,高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企业十万年薪重金聘请高级技工的事例屡见不鲜。事实证明,加快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据了解,目前在全国100多所本科师范院校中,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仅8所,目前具有本科学历的职教师资只有48.7%,而普通高中却已占到70%以上。因此,导致职业教育师资学历水平偏低,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

  由此看来,改善职业学校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的综合素质,在较长时期内仍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更是大声疾呼:应该尽快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提高职业教育的比例,改变用人单位技术岗位片面追求“人才高消费”的现象。

  目前,就职业技术教育单位来说,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那么,如何来抢抓机遇,谋求大发展呢?5月底,记者来到在江苏素有“培养特殊人才的黄埔军校”之称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走访了该校党委书记米如群。

  米如群认为,高等教育领域,包括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技术师范教育领域都孕育着众多发展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充分认识、分析和把握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当前,需要教育部门、教育单位树立抢抓机遇的敏锐意识和敢为人先的能动精神,既要把握好外部的、共性的、客观的机遇,又要善于挖掘自身潜在的优势和特色,以此来创造机遇,千方百计用好机遇,谋求机遇的最大效应。

  他说,今年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党委、行政切实把握学校地处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的长三角地区的有利条件,倡导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战略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克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心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奋起直追。

  他认为,解放思想才能推进发展,勇于改革才能破解难题;善于创新,才能走出新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创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进行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通过建立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来建立新的教育运行机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二是要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创新,树立教育现代意识,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素质教育要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三是要突出质量意识并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学校无论大小,只要注重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就会创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是教育创新十分重要的内容。

  他介绍,近几年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在提高决策民主化水平、推进校务公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教授沙龙”、“博士沙龙”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广大教师围绕学院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学院还在业内首创出带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双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提出“三特”(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创建“三证书”(学生毕业须有毕业证书、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教师基本技能证书)制。这些都是全院教职员工在长期实践中勇于创新出的结果。

  在谈到学院如何来应对当前愈演愈烈的校与校之间的生源争夺大战时,他说,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必须要同社会发生密切的联系。高校的发展,只有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下,才有广阔的前景;学校的特色,只有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学校的质量和水平,也只有得到社会的检验和确认,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我院必须从现在起就要确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增强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要对毕业生市场供求规律有准确地把握,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具有前瞻性、对市场人才需求预测准确的学科专业上。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市场有深刻的理解,要引进市场经济的成本概念和建立接受市场经济评价的机制。

  他最后强调,要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目前,办学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瓶颈。为此,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利用发达国家和社会富余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利用国内外企业资金和银行贷款以及合理收取学杂费来筹措高校急需的教育经费。只有办任何事情,都有市场意识,确立竞争观念、成本观念、效益观念、时间观念和风险观念,才能在高等教育发展市场上占有先机,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更快更大的发展。

     科技日报 2004.6.11 产经新闻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