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报道我校承办的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
2013-01-15  浏览次数: 610

    20121219,《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报道125日由我校承办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的情况。全文如下:

江苏理工学院简介

江苏理工学院坐落在江苏常州。其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常州职业师范学院,此后历经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历史时期,于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学校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60多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教、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

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品牌或重点专业14个,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高校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8个,与企业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多家。该校还拥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培育点)——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心理教育研究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职业心理研究所等单位。

5年来,江苏理工学院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科方面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获批为江苏省高校精品课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团队获批为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教育学专业获批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7项,科研总经费超过200万元。

 

转型升级 职教改革 创新驱动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学术聚焦概览

125,以“转型升级 职教改革 创新驱动”为主题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学术聚焦在江苏理工学院召开,来自江苏省多所高校、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和职业院校的200多位专家参会。与会者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展开了探讨。

职业教育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期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石伟平指出,在我国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开始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向人的职业生涯转变。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顾坤华认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趋减等因素正倒逼高等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有向高端发展的趋势,为此,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层次应向上延伸,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应适度高移。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壮国桢提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满足两个需求:一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更高职业教育的需求;二是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他建议,高职学生的培养要实现“自然上升阶段互通”,让他们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

    据江苏理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崔景贵介绍,近年来,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从小到大、由浅入深,在宏观上促进了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微观上推动了职业教育健康高速发展。此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聚焦职业教育,说明江苏省社科联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也说明职业教育的研究水平与学术地位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江苏理工学院是全国少数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之一,职业教育研究一直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将进一步强化研究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办学功能,继续为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提供资源、搭建平台。

促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农民工教育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问题也引起与会专家的关注。南通职业大学副校长陈家颐指出,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域课程开发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课程标准开发处于无序状态,课程开发主体单一,课程评价自我封闭,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处长李胜强在论坛中指出,新型农民是接受过涉农专业培训、有较强农业技能的农民。他认为,目前农业从业者多为基本农户,他们以土地承包经营为主,按家庭为生产单位,总体来说具有年龄偏大、妇女偏多和文化水平偏低的特点。当然,农村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过土地流转和集中承包获取土地经营权的规模经营户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农业企业和土地承包经营者等,一些地区正在出现农业专业经营者,这些经营者用某项技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专业的社会化服务。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赵蒙成提出,对农民工的教育不能仅依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参与,要对其进行长期的教育与培训。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张黎明对“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进行了描述。他说,农民的学历和技能提升有利于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以服务新一轮“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实现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推进农业现代化为重点,完成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的转变。(郑飞臧志军)

 

学者视点: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处长李胜强:

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人群包括四种。第一是农业企业主。目前,江苏省较大规模企业的农业企业主多数没有农学专业的教育背景,他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农业专门知识,以掌握企业管理的主动权。对小规模农业经营者来说,在进行农业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农业技术、农业企业管理和市场意识的教育培训。第二是农业专业经营者。农业专业经营者中的管理者要接受农业专业系统教育,更要接受企业管理和市场意识的培训;要对员工进行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第三是农业工人。农业工人是农业企业一线生产者,要对他们进行农业种养殖技能、农产品加工技能和农产品储运技能培训,还要对他们进行农产品安全意识的教育。鉴于目前农民多数年龄较大,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时更要注意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第四是基本农户。为每一个基本农户培养一名持证农民,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动员基本农户中的主要劳动力参加培训,坚持就近、实用和有效原则,对他们进行最新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把他们培养成为农业岗位技能证书的持有者。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石伟平:

我国发达地区开展职业教育可引进在西方较为成熟的现代学徒制。目前,大多数欧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均建立了或正在探索建立适合新时期发展需要的现代学徒制。这一制度尤其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英、法等国也是学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有力补充。我们可以参考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此外,在当前一些地方接连发生“民工荒”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可以成为试行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突破口。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

来自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调查显示,只有4%的学生认为课堂讲解有效,同时有80%的学生认为实训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这说明职业学校学生在课堂教学方面缺乏成就感,较难适应传统教学模式。目前的职业教育仍延续了大量普通教育的特征,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的“类”特征,中等职业学校应重技能,高等职业学校应重技术,通过产学研结合探索职业教育新途径。

 

分会场报道:

分论坛一:农村职教发展论坛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亟待重视

江苏理工学院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建富基于对苏南、苏中和苏北的调查指出,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引起学者关注。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成人职业教育地位难落实,边缘化倾向依然严重;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配置不到位,政策缺乏创新;职业培训机构自身能力建设亟待加强,职业培训有效供给不足;职业培训课程和教材建设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质量提升成当务之急;成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根本改观;培训效果有待提高,职业培训市场亟待规范等。

 马建富就以上问题提出下列建议:一是突出对县乡地方政府发展成人教育工作的考核。二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强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的创新。三是全面整合成人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主要分三个层次实施:第一层次是乡镇层面各类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整合;第二层次是县乡层面成人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第三层次是国家、省层面下达的各类成人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整合。四是加强成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队伍建设。要科学地分段确立成人教育编制;建立县市级专业师资人才库和教师流动服务制度;创造性地组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提升成人教育学校管理者和师资队伍的素质。五是实施“惠民教育”工程,积极启动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六是强化课程和教材建设的组织与领导,突出乡土特色。

 当前,短期、狭窄、简单的技能培训不能满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需要。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赵蒙成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来说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但远未完成受教育的过程,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而仅仅是简单培训,很难有效帮助他们在城市中立足。应当对农民工进行较为全面的教育,着眼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吴楠 崔景贵)

分论坛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论坛

闯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江苏之路”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壮国桢指出,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中高职衔接目前主要存在专业上的脱节、课程上的重复和学制上的争论三大问题。解决这三大问题首先要发挥政府的统筹职能。政府的统筹职能是“一只有形的手”,市场需求则是“一只无形的手”。从试点情况看,中高职衔接项目并不乐观。他认为,积极试点高职本科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切入点。江苏省开展“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项目”的试点工作,率先确定2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别与2所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培养4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这是中职、中专学生能够读到专业硕士的另一条路子。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专科教育将发挥主体作用,中职教育将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本科教育将发挥引领作用。

南通职业大学副校长陈家颐提出,推进江苏中高职衔接试点,要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提出的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高校要解放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学有所教;教育行政部门要创新管理机制,深入研究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定位、课程衔接、队伍建设和招生改革等,尊重试点学校的首创精神,加强政策引导与试点工作指导,不以录取分数定试点优劣,而以培养效果、社会评价看成败,努力提高试点建设的质量。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顾坤华提出,建设具有江苏风格、江苏气派和江苏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十二五”时期江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江苏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亮点。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有理由、有条件、有能力和有责任率先发展,以更开阔的视野,发挥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从“概念先行”真正转向“问题解决”,在制度上寻求突破,促使地方层面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制度,闯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江苏之路”。

(吴楠 崔景贵)

观点辑粹:

◎江苏理工学院副院长董存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增量已经不多,“用工荒”不仅仅发生在工业领域,也发生在农业领域。对常州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对目前的生活、工作状态感到满意,愿意留在常州工作,但他们当中对收入感到满意的只有50%,多数感觉工作压力大。这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不够强,对工作的热情、企业的忠诚度以及就业稳定性还有欠缺。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吉文林: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就带来一个新命题:职业农民或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职业农民”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将“传统农民”的概念彻底颠覆:农民是职业,不是身份,农民必须职业化。培植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农民主渠道在哪?这项重任落到了涉农职业院校身上,涉农职业院校要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主动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臧志军:

 与空谈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比,讨论中高职衔接的细节更为重要。通过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方式异同对比,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例如,把减少学习年限作为中高职衔接的出发点,立足职业教育集团开展中高职衔接等。

◎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培训与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张忆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推进城乡和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关系最为密切,这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主渠道,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吴如林: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面向留守农民,突破原有的只注重技能培训的短期教育模式,紧抓国家及江苏省对农民职业教育新政策出台的机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拓宽办学思路,转变办学理念,通过优化整合职教资源,搭建为农服务的新平台,开展农民技能和学历“双提升”的教育,探索出了一条优化留守农民素养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谢革新:

 “普职比(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比较)11”是衡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农村中职教育的发展与普职比11的目标依然有较远距离。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摆在农村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地方农村职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中职学校,不能片面地为追求普职比11而忽视质量。应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以办学体制变革为突破口,促进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变革,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

(吴楠 吴济慧)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219B07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