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个代表”的体会
2003-12-25  浏览次数: 613

99装(1) 丁雯华

 

    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新时期。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党要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胜利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

    所谓“三个代表”,即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则是培养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也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

    “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能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总之,面对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全体党员锻炼成意志坚定的共产党人。

    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三个代表”的学习,全党同志更要居安思危,不骄不躁,而我们作为学生,则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我们大学生,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坚持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打印】【关闭窗口